並不是實行兒童排後就一帆風順了,孩子外面的身量一直在長大,「己」魂的部份也在長,實際的生活仍就滿了十字架。外面的訓練只是抓住治療的時機,真正的需要還是屬靈的澆灌。孩子到了青少年期,媽媽與囉嗦、煩劃上等號,故事也不再需要。弗六:12「因我們並不是與血肉之人摔跤,乃是與那些執政的、掌權的、管轄這黑暗世界的、以及諸天界裡那邪惡的屬靈勢力摔跤」,在孩子尚未長成正確的器皿之前,仍需要為他們爭戰。於是睡前開始讀「如何下地獄」、「基督與新生命」…,也讀一些坊間的書:「烏龜的婚禮」、「夏先生的故事」、「大醫院小醫生」…,目的不是別的,需要與孩子建立新關係。一度我非常沮喪,好像勞苦很久,該長的還是沒長。一位姊妹提醒:還沒長出來就是沒長出來,還要澆灌等候。
上了國中,首先要做的不是找補習班,升國醫的暑假,積極的鼓勵他參加青少年相調、特會、錄影訓練…。孩子說:「媽!我要玩電腦。」我說:「沒問題,參加錄影訓練。」反正我開口也錄影訓練、閉口也錄影訓練或參加特會。參機特會或訓練中,經常孩子就打電話要我帶他回家。我總是告訴他:「你真了不起,很多青少年都在家裡打PS、聽CD,你卻在這裡享受神的話,媽媽已你為榮。」現在他已經國三了,仍舊參積小排、青少年禱告聚會,主日聚會主日聚會。雖然禱告聚會他常插不上,但是只要有一次他突破、用靈禱告了,弟兄們都大聲阿們扶持,他就興奮的不能自己。喊著說:「我開口了,我禱告了!」
詩篇127:3「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,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。」兒女是神給的賞賜,他們為家庭帶來的是歡樂,而非衝突。
「任何有問題的孩子他進步的關鍵,在於父母是否能夠適應孩子的樣式,並且欣賞它,然後學習調整、積極的接納、成全與言行一致的做榜樣。」 ~摘自 大光 ─ 為什麼兒童會有不良行為~